鹿斌
“日朗風(fēng)清天地開,坡草如織柳如裁。二月潁岸望潁水,潁水西從煙樹來……”十年前,我為潁水寫了一首六十句的長詩。我以為,我的血液里早已融入了它的波光與濤聲。
位于潁水之畔的沈丘為項之舊地。項,頸也。項之得名,正是因為其處在“梁宋吳楚之沖,齊魯汴洛之道”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上。而潁水,流澤所至,阡陌縱橫,人文薈萃?!肚ё治摹返淖髡咧芘d嗣即是項人。
周興嗣約生于公元469年。往前二百五十多年,正是三國亂世,天下支離,社會動蕩,卻解開了文人身上的束縛。在北方,以“三曹”和“建安七子”為代表,文學(xué)創(chuàng)作取得了劃時代的成就。到晉太康年間,中國文學(xué)忽如一個乍解風(fēng)情的女子,飄然出現(xiàn)在世人的面前。語言繁復(fù),句式整齊,聲律諧美,文學(xué)從來沒有如此地千嬌百媚。
“有韻為文,無韻為筆”,到了南朝,文學(xué)又有了一個新的標(biāo)桿。它講究辭藻、音韻、對仗,講究句法曲折、辭義含蓄、語言形象。而《千字文》就誕生于這一推崇聲韻與節(jié)奏的時代。
四世紀(jì)之前,北方一直是中國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中心。301年,“八王之亂”爆發(fā)。307年,司馬熾為皇帝,改年號為“永嘉”,吊詭的是,這一年號帶來的卻是長達數(shù)世紀(jì)的災(zāi)難。311年, 匈奴人攻陷洛陽。從這一年起,在隨后的兩個世紀(jì)里,中原地區(qū)無數(shù)的鐘鼎之家、簪纓世族,舟車輾轉(zhuǎn),踏上了一去不返的逃亡之路,史稱“永嘉南渡”。
“永嘉南渡”沒有統(tǒng)一的路線,但上連河洛、下抵江淮的潁水卻是最佳的選擇。周興嗣的祖上就是在“永嘉南渡”中遷往姑孰(今安徽當(dāng)涂)的。
梁武帝蕭衍,在千古帝王中,是一奇。他深通佛學(xué),多才多藝,舉凡書法、繪畫、棋藝、弓馬、卜筮、緯候,莫不嫻熟。最重要的是他極富才華。他的七言詩,抑揚婉轉(zhuǎn),對唐代李白、杜甫、高適都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在他的推動和影響下,南梁文學(xué)呈現(xiàn)出繁榮的局面。有人評之曰:“自江左以來,年逾二百,文物之盛,獨美于茲?!笔捊y(tǒng)、沈約、劉勰、鐘嶸,以及江淹、謝覽、謝朏、丘遲、吳均、庾信,當(dāng)然還有《千字文》的作者周興嗣,莫不是光耀千秋的巨星。
周興嗣25歲那年,受謝朏舉薦,當(dāng)了郡丞。502年,蕭衍建立梁帝國。周興嗣的一篇《休平賦》,讓蕭衍非常贊賞。從此,他進入了蕭衍的視野并被委以重任。但真正使周興嗣流芳百代的則是一篇絕妙文章:《次韻王羲之書千字》,即流傳至今的《千字文》。
“卿有才思,為我韻之”,當(dāng)武帝把互不聯(lián)屬、絕無重復(fù)的一千個字交給周興嗣時,朝野含潘度陸、超終邁賈者不可勝數(shù):《宋書》的作者沈約,詩文兼?zhèn)?,是古代聲韻學(xué)的創(chuàng)建者。此外,《文心雕龍》的作者劉勰,《詩品》的作者鐘嶸,《與陳伯之書》的作者丘遲,莫不是才思軼蕩的人物,但得蕭衍青睞的唯有周興嗣。
我們無法透過一千五百年的歷史煙云,近觀周興嗣魔法一樣的組合過程。史書上一夜頭白的傳說,多了一些神奇的色彩。但我們寧愿相信這是真的,否則無法理解他怎樣將欽定的而不是可以任意選擇的一千個字,別出機杼,結(jié)成一篇天衣無縫的文章。節(jié)奏和諧,聲韻鏗鏘,納須彌于芥子,布星宿于浩宇,像林語堂評價蘇軾所說,“人世間不可無一,難能有二”。
有人將《三字經(jīng)》《百家姓》與《千字文》相比。除它們都被世人用作蒙學(xué)教材這一點相同外,毋庸置辯的是,無論在藝術(shù)上還是在思想上,《三字經(jīng)》《百家姓》是識字課本,而《千字文》,璀璨九霄,繽紛百代,是詩章,是哲文。
早于周興嗣16年謝世的江淹,相傳夢中被神仙饋贈了的一只毫端蘊秀、紙上煥彩的妙筆,從此文思如潮,飄然不群。但江淹晚年,語淡句平,人謂之“江郎才盡”。原來,他的五彩神筆又被神仙討還去了。我們有理由認(rèn)為,它已轉(zhuǎn)到了周興嗣手中。
歷史上,自秦始皇到宋太祖,自朱洪武至清乾隆,莫不在探求將一姓之天下續(xù)傳萬世的途徑。逼迫齊和帝“禪位”于自己的蕭衍也不例外。
中國儒、釋、道三教合一的思想,即肇始于蕭衍。從西晉“八王之亂”一直到上一朝的齊帝國,皇族之間為爭權(quán)奪利的骨肉相殘,讓蕭衍多了思考與探索。但是,他不知道以獨裁與專制為本質(zhì)的皇權(quán)是這些痼疾沉疴的病因,夢想以三教的經(jīng)典治理他的帝國,消弭覬覦皇權(quán)的野心,雄圖英算也就變成了妄想。而事實也正如此——守戒修行的他被叛亂的大臣侯景率軍圍困,活活餓死于宮中。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xué),為萬世開太平”,這是北宋儒學(xué)家張載的座右銘。自古迄今,廣大的仁人志士也像張載一樣為家國和諧、社會進步不斷地做著探索。
而《千字文》最大的價值在于所蘊含的宏博的思想。
從“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到“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閏馀成歲,律呂調(diào)陽”,這是自然的法則;從“推位讓國,有虞陶唐。吊民伐罪,周發(fā)殷湯”到“坐朝問道,垂拱平章。愛育黎首,臣伏戎羌”,這是仁政的大道;從“女慕貞潔,男效才良。知過必改,得能莫忘”到“罔談彼短,靡恃己長。信使可復(fù),器欲難量”,這是修身的根本……
《千字文》凝結(jié)了遠哲前賢對世界的認(rèn)知和思考,也包容了仁人志士對社會的夢想與追求。歷史選擇了周興嗣,讓他高歌豪唱,以黃鐘大呂的聲音,傳揚千秋。①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