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26日
第03版:要聞 PDF版

《道德經》第二十一章

本期撰稿人:陳大明 中國老子文化研究中心執(zhí)行副主任、秘書長,老子學院(研究院)研究員 宋丹丹 老子學院(研究院)研究員

傳承優(yōu)秀文化,解讀歷史經典,開啟智慧之光。大家好!今天我們共同學習《道德經》第二十一章。老子說:“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冥兮窈兮,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p>

老子在這一章進一步說明道的本體,描述道長什么樣,道的本體中含有什么東西,強調準確認識和把握道的重要性??偟目矗@一章可分三層來理解。第一層,老子從德與道的關系入手展開論述,開篇就明確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這里的“道”指的是道的本體,它是一種客觀存在,在宇宙里無形無象地運行,人類就是伴隨著道的運行化生出來的。這樣,在每個人身上就都包含有道的成分,這些成分就是德。德是道在人世間的體現,道是通過德而顯現在人類社會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德是道的形式,道是德的內容,二者互相依存。如果沒有道,就不會有德的功用;如果沒有德,也不能顯示道的力量。人不離德,德不離人,但最終德是服從于道的,大德的樣態(tài)運行,都要以道為唯一的法則和準繩。

既然德要“惟道是從”,遵從道,跟隨道,依據道的規(guī)律行事,那就要真正的認知“道”。而要真正的認知“道”,必須采取正確有效的認知方法。在老子看來,關鍵是要弄清楚道體中究竟包含有什么東西,這些東西具有哪些能量與特性,并在這個基礎上加以準確把握,轉化成個人的德性,形成全社會效仿與踐行的德行,才能夠真正實現“惟道是從”。

于是,就自然進入到這一章的第二層,著重講道體。老子先總說,后分述。先從總體上描述道體。說它作為一個“物”,不是人們常識中的具體物體和事物,而是“惟恍惟惚”的存在。也就是表面看似乎是混混沌沌、模模糊糊的,但實際上卻是一種似無而實有,實有而又仿佛是無的存在。

接下來的分述才是重點。老子具體分析并回答了這種“惟恍惟惚”、似無而又實有的存在是什么狀態(tài),也就是道體中所包含的具有超越萬物又能夠生成萬物的東西究竟是什么。讓人欽佩的是,老子給出了明確的答案:“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冥兮窈兮,其中有信。”在老子看來,道體是那樣的惚惚恍恍,其中卻有跡象;是那樣的深遠暗昧,其中卻有精質;是那樣的暗昧深遠,其中卻是可信驗的。我覺得,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這是老子對道體長什么樣、是什么狀態(tài)、以什么樣的方式存在的最全面、最準確的解釋。

歷來人們對“象”“物”“精”“信”有不同的理解,我覺得,這個“象”,是沒有形成具體的自然物時的形象;這個“物”,是生成萬物的原質;這個“精”,是養(yǎng)育萬物的純真精氣,是萬物的精華、精髓和內在的生命力;這個“信”,是一種生命信息,宏觀、中觀、微觀世界里都存在著這種生命信息。

世間萬物豐富多彩、姿態(tài)各異,社會萬象變幻紛紜,就像萬花筒,似乎無法認識,無從把握。其實不然,就是要從道恍恍惚惚、若有若無、似無實有、有無相生的存在形式和表現方式入手,透過恍惚的外表,抓住隱含其中的“象”“物”“精”“信”。通俗一點說,就是透過表面現象,認識事物的本質,抓住事物的根本。這就進入到這一章的第三層,用老子的話說就是“以閱眾甫”,“甫”有開始、開端的意思,“眾甫”指很多事物的開端。也就是用來認識和把握宇宙間、社會中萬事萬物的起始和來源,而且這種起始和來源是“自今及古,其名不去”的存在。

這一章以“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這一自問自答的句式作結。老子直接用第一人稱“吾”,意在加強對上述分析的強調,增加了可信度與感染力。

值得提出的是,這一章和第十四章是姊妹篇,都在描述道體。一是說道體是“夷”“希”“微”的狀態(tài),二是說道體是其中有“象”“物”“精”“信”的存在。得出的結論,一是“執(zhí)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二是“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這兩個結論是互補會通的,無論是以古御今,還是自今及古,都是道的顯現,都是道的規(guī)律在起作用。第十四章指出道體是“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的存在,未作詳細闡釋,到這一章則對“惚恍”展開分析,指出其中有“象”“物”“精”“信”,在第十四章的基礎上作了充實與深化。

從“大化流行”角度看是這樣。換一個角度,我們說,自今及古,文化沒有消失,文明沒有消亡,而是“其名不去”,以道的方式保存并傳遞著人類文化和文明的遺傳密碼與承續(xù)基因,具體表現為地上、地下的文物遺存?,F在的考古發(fā)掘是“自今及古”“能知古始”的最佳方式。

舞陽賈湖遺址龜甲上刻劃的“目”,是距今一萬年的人類祖先投向當代的熱切目光,而賈湖骨笛吹奏出的,是在皎潔月光下回蕩在蠻荒時代華夏大地上的最古老的小夜曲;從天水大地灣遺址的議事廳到淮陽平糧臺古宛丘都城南門埋設的陶質排水管道,再到太昊陵遺存,我們看到遙遠而真實的伏羲時代和神農部落的先民們沿黃河東行,定都宛丘,一畫開天,奠定了華夏民族精神世界的第一塊基石,引導先民從蒙昧走向初始的農業(yè)文明。

今天我們站在鹿邑太清宮遺址,仿佛看到少年老子在渦河岸邊觀水悟道,聽恩師常樅傳授柔弱勝剛強之道的情景。登上升仙臺,仿佛聽到老子說道論德的聲音在兩千多年的時空里所發(fā)出的遙遠而又深沉的回響;站在淮陽弦歌臺,能夠真切感受到為“克己復禮”而周游列國的孔子師徒,雖陷逆境、遭困頓仍不改其志的執(zhí)著與堅毅。

這就是文物遺存所蘊含的兩千多年前、四千多年前、七千多年前乃至一萬年前真實場景的再現。是道轉化為人世間的德在賈湖先民、伏羲時代、堯舜禹時代和老子、孔子及其弟子身上的再現。從這種再現中,我們能“執(zhí)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夠“以今知古”。這種再現,正說明道是亙古長存、“其名不去”的,老子“道”“德”理念所包含的規(guī)律、法則是永遠不會消失的,它已經轉化成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文明追求,融化在我們的血液里,成為鮮活的歷史印記和精神文化標識而傳承不息。

這一章以道與德的關系領起,闡述道體的基本構成和其中有“象”“物”“精”“信”的基本特征,探討了通過認知道、體悟道,并最終把握道,透過紛繁事物的表象,抓住萬事萬物根本的基本途徑,強調了“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的重要性,得出了“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钡慕Y論。老子的精辟見解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值得我們深入學習與體悟。(記者 黃佳 整理)②16

2022-08-26 本期撰稿人:陳大明 中國老子文化研究中心執(zhí)行副主任、秘書長,老子學院(研究院)研究員 宋丹丹 老子學院(研究院)研究員 1 1 周口日報 content_176985.html 1 《道德經》第二十一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