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報記者??李瑞才
他們是一群默默無聞的人。他們每日在城里走街串巷、四處奔波,方便著市民的生活而極少被人注意。他們是物流公司搬運工。近日記者走近這些“小人物”,體驗了一把“基層勞動者”的生活。
早上6時,一天工作開始
?。丛拢保溉赵缟希稌r,在市區(qū)一物流貨運公司門前,記者見到事先約好的物流工——18歲的小伙張佳時,他已在一輛大貨車前忙活著了。只見他嫻熟地把貨物卸下,并分類擺放成幾行,兩排貨物的中間僅留下一條可供一人行走的通道。為便于查看,貨物的標簽都朝著一個方向。見記者上來幫忙,張佳說,你在旁邊看著就行了,貨物的擺放很有講究,哪個商戶的貨擺放在哪里,一般人不經(jīng)過一個月的觀察是掌握不了的。把貨物分類卸好擺好了,送貨時自然就會省卻了找的麻煩,省心多了。而另一位小伙子小陳則在車上忙活著,兩人配合默契。40分鐘過去了,兩人今天的第一項工作忙完,汗水也早已把兩人的衣衫濕透了。
據(jù)了解,張佳今年18歲,和小陳都來自開封農(nóng)村,在這個貨運部已經(jīng)干了一年多了。除了吃住,小伙子每月可以拿到700元左右的報酬。據(jù)貨運部的經(jīng)理介紹,他們的貨運部是一個專門運送電腦配件的小型物流公司,每天的貨物流量一般在600到800件左右。由于電腦配件屬于輕拿輕放的貴重物品,貨運部為安全起見,沒有在街上找“老搬”卸貨,而是專門雇了兩個比較內(nèi)行的人“打長工”,專門負責卸貨并把貨物免費送到客戶手中。
上午8時,風雨無阻送貨忙
休息了一會兒,吃過早飯,張佳開始了今天的第二輪工作——送貨。市區(qū)有兩個專門經(jīng)營電腦的市場,分別是八一路科技城和聚通科技市場。把歸好類的貨物裝在一輛電動三輪車上,張佳就出發(fā)了。一車、兩車、三車……一個市場的貨集中運到后,留下會計在那里看著貨,張佳拉著平板小車把貨分送到各門市部。這個市場送完后,接著送另一個市場的貨。一直忙碌到11時左右,集中送貨基本結(jié)束,就剩下些散貨了。
據(jù)張佳說,根據(jù)公司規(guī)定,為了讓客戶第一時間拿到貨物,不論天氣多不好,他們都會按時把貨送到。由于電腦配件屬于比較“嬌氣“的物品,遇到雨天,還要準備好防雨篷,嚴防貨物遭雨淋而損壞。“就是淋著自己也不能淋著人家的貨物。如果把貨淋濕了,搞不好還要賠人家呢!”
下午2時,“搶返貨”成重頭戲
“貨運部嗎我們這里有一件返貨,你過來取一下吧……”剛坐下休息一會兒,張佳的小靈通響了起來。下午2時,接到命令后的張佳便拉著小板車開始“上崗”了:清結(jié)運費、代收貨款、收返貨……緊張的第三輪工作開始了。
據(jù)貨運部的會計介紹,這樣的工作節(jié)奏,對于貨運人員來說是司空見慣。由于目前運輸電腦散件的物流貨運公司有好幾家,競爭自然不可避免,所以說下午的“搶返貨”大戰(zhàn)也算是張佳和小陳一天工作中的“壓軸大戲”了。所謂返貨就是要返修的貨物。一般他們都要工作到晚7時左右,然后把收到的返貨歸好類,放在一塊,等第二天把鄭州送來的貨物卸下后,再把返貨裝到車上。
晚7時30分,“勞動”了一天的我全身酸痛,一動也不想動。一天的勞動讓我學會了尊重,一種對物流工敬業(yè)精神的尊重,也體驗到了他們在方便市民的背后,所付出的艱辛勞動。